内河

1999/自说自话

2017/12/23

冬至好。
一年总属下半年中最热闹。因为节日多,节目自然也多,假期反而无足轻重,不过充当一个表面衡量标准,意思一下。
从前什么都慢,车马邮件都慢,日子更是数着过都过不完。人们创造出许多节日来,聊以慰藉漫长乏味的岁月。因为节日记住了一天,因为一天记住了一月,又因为一月记住了一年,不仅盼望了、记住了,当它过去了,人们还会回头感慨。因为在乎才珍贵。节日能被珍视的特别,是由人亲手创造才显得宝贵。记忆的重量,被脚踏实地的每次感触赋予,并在心里留下不可复制的烙印。
除了祭祖慰宗的清明和中元节,「庆祝」几乎扮演着每个节日的主题。红色恒久不变是庆祝的背景,团圆颠扑不破是庆祝的意义,只有组成的人,与节日的形式一起,成了百年来不多的变化。
根据四季轮转的规律,我们的祖先划分出立春春分等八个节气,预示季节变换。气温炎热,便有了小暑、大暑、处暑;气温寒冷,便有了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寒、大寒。种田犁地收割庄稼,都得依靠降雨的时期与程度,于是出现雨水、谷雨、小雪和大雪。而惊蛰、清明、小满、芒种,则用以反映生物生长和农事活动。
节气的名字非但富有诗意,而且一念出来,就能感到时间流逝。即使在现代社会,人们不再载歌载舞,也会以群聚的方式坐在桌前,吃节日特定的食物。看着热气腾腾地自锅中升起,想着一年已经度过了这么长,天气马上要冷了,不知会不会下雪呢?这种心情,大概与古时人们感激五谷丰登、祈祷风调雨顺的心情相似。
冬至该吃饺子,南方也吃汤圆和糍粑。虽说是“该”,其实没有成文规定,只是人们遵循的仪式感太重要,总得按着传统过才有感觉。这些年四季越发不分明,往往冬至到来之前,天地间已经寒风肆虐;过了一阵到第二年初,又忽然地暖和起来,哪里分得清什么春和冬。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,但是,回家吃饺子吧。吃下饺子才知道,冬至来了。
我从前也不知道这些。平时能吃汤圆月饼,不过我知道,元宵节是必须煮汤圆,中秋节是必须下饺子。长辈常说他们小时候总盼着逢年过节,能吃到平日见不着的食物,而我渐渐也能体会,在节日里约定般吃到的食物,确实更加有滋味。

今年的冬至没有吃饺子、汤圆、糍粑或羊肉汤。今年的冬至如同其他任何的节日一样,不咸不淡地过去了。没有心情和觉悟,更没有一丁点的氛围,这个炎热的冬至,在我的不自觉中,也失去了仪式感。

评论(2)

热度(2)